切尔西夺得了国际足联重新打造的世俱杯冠军。那些期待巴黎圣日耳曼队在决赛中大放异彩的球迷,或许会对恩佐·马雷斯卡的战术安排感到惊讶,这一安排有效地瓦解了路易斯·恩里克的比赛计划。
为了做到这一点,蓝军复制了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风格并掌控了比赛。SportsMole 分析了这位意大利主教练是如何在周日美国举行的比赛中,通过一场战术大师级的较量,智胜了他的西班牙对手的。
切尔西让巴黎圣日耳曼自食其果
路易斯·恩里克麾下的巴黎圣日耳曼队以位置战和球员的不断跑动为基础,喜欢从后场开始有组织的进攻,并快速转换攻防。然而,马雷斯卡确保切尔西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动。
蓝军采用了激进的高位逼抢战术,这给巴黎圣日耳曼从后场组织进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他们大多时候只能被动控球。切尔西的逼抢既纪律严明又强度十足,球员们不惜冒险夺回球权。
例如,在巴黎圣日耳曼的球门球时,球员们经常换位以扰乱切尔西的逼抢节奏,但蓝军保持了阵型和纪律来应对这一切。
佩德罗·内托经常深入左路,不给阿什拉夫·哈基米突破的空间,而马克·库库雷拉则全程紧盯德西雷·杜埃。即使奥斯曼·登贝莱飘向中路,利维·科尔威尔也从后防线一路跟踪他。这种人盯人的战术在整场比赛中保持一致,使巴黎圣日耳曼没有空间推进,并被迫失误。
长传决定胜负
由于巴黎圣日耳曼无法通过中场组织进攻,切尔西得以掌控比赛节奏。在控球受压时,蓝军会迅速将球转移到边路,证明利用边路是制造威胁的最佳方式。
短传配合在巴黎圣日耳曼的逼抢下很少奏效,但通过边路的长传却证明了是决定性的。切尔西最具威胁的进攻来自于从巴黎圣日耳曼的边后卫身后发起的进攻。
比赛的前两个进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打进的。努诺·门德斯的表现远低于他的正常水平,在左路输掉了关键的对抗,让马洛·古斯托和科尔·帕尔默将球带入危险区域。帕尔默在这两次机会中均得分。
尽管上半场控球时间较少,传球次数也较少,但切尔西的进攻非常精准且高效。他们的3-0领先优势对巴黎圣日耳曼来说是无法逆转的,即使比赛还剩下45分钟。
执行力和纪律性是马雷斯卡胜利的关键
战术组织是一个关键因素,但切尔西也凭借冷酷无情地把握机会而获胜。在另一端,巴黎圣日耳曼被门将罗伯特·桑切斯拒之门外,他在整场比赛中表现出色。
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马雷斯卡在国际足联重新打造的世俱杯的最大舞台上大放异彩,盖过了路易斯·恩里克的风头。
本文最初发表于 Trivela。